文/ Carl Wang 同學,申請關島 (Guam) 執照
國立政治大學會計研究所畢業
選考 BAR(商業分析與報告)專科考試
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一年經歷
2024 年選修方案學員,2025 年 7 月通過考試
考試動機
早在碩班期間已經取得台灣會計師執照,不過考慮到持有台灣會計師執照的人所在多有,為了進一步強化自身在會計領域的競爭力,遂興起額外再考取外國會計師執照念頭,又考慮到選考科目多寡以及考試地點方便性等因素,於是選擇考取美國會計師執照作為個人的次一目標。
時程規劃及準備技巧
因為個人準備考試的時間橫跨研究所碩二及事務所查帳員第一年,在必須兼顧撰寫論文與工作時程的前提之下,有必要妥善安排讀書的計畫及考試的日程,才能盡快取得這張執照。考慮到碩士班就讀期間的讀書時間會比就職時要來地多,加上選考科目 BAR 只能在特定的時間考試,所以個人選擇碩士班畢業時先考核心的三門科目,等到工作後再利用特休去把剩下的 BAR 給解決掉,雖然這中途發生了報稅忙季遇到關稅因素影響延到六月等突發事件,幸好還是能夠有驚無險地按照既定規劃去完成考試。
因為並非以全職考生的身分準備考試,每天能用來念書的時間十分有限,甚至還有可能因為準備論文或遇到忙季,而有一連數周都沒啥打開書本的經驗,可是會計師畢竟是一門相當考驗對公報或條文記憶程度的考試,所以還是建議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淡季每天能念一點是一點,忙季集中在周末時能看多少就是多少,這樣一來即便會忘記,只要念的內容夠多,就還是會有一些觀念能夠留在腦海中。
由於準備過台灣會計師考試,所以個人對審計、管理會計及財務會計具備一定程度的認知,而且兩國會計師雖說考試範圍不盡相同,但仍有部分相似之處,所以在這些「吃老本」的領域,我選擇透過 Becker 人性化的出題系統大量反覆練習 MCQ 及 TBS,使自己得以盡快適應美國會計師的出題邏輯與模式,同時藉由這種準備方式,讓我能夠快速掌握兩國會計或審計準則間的差異之處,從而避免在正式考試時掉以輕心進而失分。
至於像 FAR 的非營利會計、BAR 的政府會計、AUD 的政府審計,乃至於到 REG 全科,都是先前從未接觸過的領域,完全沒有透過前述的辦法取巧,只能一步一步慢慢念教材,幸好這部份可以透過 Becker 有著經驗豐富的講師群錄製的課程影片迅速掌握初步觀念。此外,由於缺乏相關實務經驗,在練習題目過程中並不是很能完全理解題目的解析說明,多虧 Becker 課程系統導入了 AI 問答功能,可以透過進一步發問來讓自己更明白題幹及解析所要測驗的概念,更有助於輔助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