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奕成同學,申請關島 (Guam) 執照
臺北大學會計學系畢業
舊制 BEC(商業環境和概念)考試
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工作3年經驗
2021 年中文雲端學員,2025 年 1 月通過考試
其實在大四(2021)的時候就決定要考美國會計師執照,因為父母很希望我出國讀書,希望能考到一張執照作為加分項目,但其實我一直自認自己不是一個會讀書的學生(即便我很努力),對讀書這件事很自卑,所以出國讀書對我來說簡直是個奢望,但在父母的堅持下,還是去報名了 Becker 課程,不過一開始其實並沒有很認真的在讀。一直到 2023 年進入現在的工作,專門處理國際稅務議題,常常被主管稱讚對外國法條的理解速度跟理解力很好,我才開始有一些些自信,開始覺得或許...可以認真準備美國會計師看看?於是在 2023 年我開始認真準備,而這就是一趟自我懷疑的旅程的開端。
因為這個時候我已經是在職考生了,所以一開始的策略就很清楚,一年準備兩科就好,不過這時候也發現,雖然很多人都說美國會計師比較簡單,但美國會計師其實只有會計科目比較簡單,其他科目比如 REG 或 AUD,真的沒有比較簡單,甚至考得更細,大量需要背誦的內容跟細節,而這全部都是我的硬傷,因為我是一個不太會組織資訊跟處理細節資訊的人,所以準備初期,題目不管怎麼做都錯,挫折感非常大,常常讀到生氣、難過。後來我發現 Becker 每個章節編著的 Outline 非常好用,它已經幫你把那個章節要討論的內容建立好架構了(骨頭),平常讀書的時候我會直接把 Outline 印出來,直接在上面寫筆記,把我在課本中讀到的細節或是重點(肉)填上去,而這些做了筆記的 Outline 也成為最後總複習很棒的複習教材。
不過,還是建議所有的在職考生,時間有限,所以如果課文乍看之下難以理解的內容,就直接跳過,快速讀完所有內容,開始刷題。繼續鑽牛角尖,只會讓自己心態崩掉,挫折感更大,開始刷題後通常就能理解先前課文為什麼要這樣寫,也能理解考點在哪邊。
後來,我花了兩年的時間,用一年兩科的速度,把執照考到手了,聽起來很順利,但其實這兩年每次考完試,我都覺得自己過不了,每一年考完試,我都自己一個人走在秋葉原的路上,覺得自己好沒用,花了這麼多時間、這麼多錢,考一場自己不會過的試。幸運的是,最後我都順利通過了,這要感謝家人、主管、同事、朋友的鼓勵跟支持,也要感謝 Becker 顧問團隊在這過程中提供的支援,讓我在報名考試或是其他申請流程上,很大程度降低我的焦慮感跟不確定性。最後,還是想小小感謝一下自己,頂著自我懷疑的壓力,不斷地挑戰、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