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Penny,申請關島(Guam)執照
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畢業
四大會計師事務所4年經歷,中小企業、跨國集團服務經歷
2018年中文雲端學員,2024年12月通過考試
當最後一科的成績即將公布時,我的心情既期待又緊張,手不停地刷著Becker FB社團的貼文,看著有人歡喜有人愁的分享,始終遲遲不敢登入CPA Portal。直到隔天中午,我才鼓起勇氣查看成績。終於,在接近50歲的年紀,我通過了美國會計師考試,內心湧現一種說不出的微妙感受。
報考美國會計師的契機源於一次次的面試中,面試官總是提到我並非會計或商學相關科系畢業。雖然我曾在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工作,並且在財務會計領域累積了十數年的經驗,但這些質疑始終揮之不去。於是,我決心走上考照這條路。從補修學分、準備考試到最終參加考試,這一路充滿波折,但最後還是實現了我的目標。
起初選擇備考教材時,我沒有過多猶豫,因為Becker的通過率最高,而且在台灣有捷進專業代理和中文授課服務。2018年底完成學分補修後,我立即購買了Becker教材,正式展開備考之旅。2019年初完成學歷認證後,我信心滿滿地計劃在一年半內通過所有科目,然而,隨著2019年底新冠疫情爆發,邊境管控、隔離政策以及公司制度使我整整兩年無法參加考試。期間又因換工作和參與專案等原因,身陷工作洪流中,直到2023年初我才正式報名參加第一次考試。
考試策略上,由於身兼全職工作和家庭,時間有限,我選擇從自己最熟悉的稅法(REG)科目開始。除了掌握Becker的所有考題外,我還藉由稅務表單的結構來記憶內容,因為稅表有清晰的順序,能幫助我理解和記憶。接著是FAR和AUD,這兩科因為補修學分和工作經驗的基礎,我主要通過大量練習Becker考題並檢討錯誤點,也幸運一次通過。至於BEC,因為大家都說很簡單,我把它放到最後才準備,一直以為這科是“雞肋”,輕鬆就能過關,沒想到卻成了“雞腿”,竟然沒能一次通過,還碰上CPA考試制度轉換。
短暫沮喪後,我迅速評估了新的三科discipline考科。雖然TCP的通過率高達75%,但除了背誦稅法外,分析的題型比重也高;BAR的內容我很熟悉,但通過率僅40%;最終,我選擇了通過率約50%的ISC。ISC雖然考IT相關主題,但多是記憶型題目,分析題較少,只要用心背誦便能拿分。唯一的挑戰是Becker的ISC題庫較少,起初我擔心練習題不足,但搜尋其他教材後發現情況相同,有些甚至是過時題型。最後,我專注於熟讀Becker教材,課本內容一定要詳讀,線上影音課程若時間不夠,可以選擇性觀看,遇到不理解的專有名詞一定要查閱網路資料,擴展知識範圍,尤其是與雲端科技有關的主題,出題率高,一定要掌握。同時充分利用Becker的Flashcards記憶考點,對於解答IT framework及各項控制和Change Management類題目幫助很大。
最後,非常感謝家人的陪伴、同事的協助,也感謝Becker和台灣捷進在整個過程中給予的支持,包括因疫情提供的延長服務、隨時更新的考試資訊、以及講師們的專業講解和分析,讓我在這條波折重重的備考路上能夠無後顧之憂,堅信只要持之以恆,努力不懈,最終一定能收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