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Nick Yang,申請緬因 (Maine) CPA 轉取關島(Guam)執照
台北大學經濟系畢業
四大會計師事務所3年經歷
2023年選修方案學員,2024年10月通過考試
一. 動機
會選擇報考美國會計師主要是可以抵免台灣會計師高考中會、高會、成管會和國文。因為抵免後,之後在職準備台灣會計師考試的壓力會相對減少,且我相信美國會計師考試因為每科須寫4小時的大量題目,只要是準備好有實力的考生,在大量答題中更能展現考生實力。
二. 準備過程
我在轉換工作的期間,全職開始準備。準備過程中僅使用Becker的教材,沒有使用任何補充資料。一開始準備時還不熟悉一些英文名詞,每章節課文閱讀的時間較長,聽課堂也花比較久的時間。後面熟悉之後上課的頻率開始降低。之後遇到熟悉的科目及章節,都閱讀完課文後,寫題目,英文課程就沒有每堂課都聽,針對不熟悉的章節,才會多讀幾遍課文並聽課程。
我是去夏威夷赴考,停留一個禮拜,前面調整時差約三天,兩天連續完成四個科目的考試。如果建議的話,我會建議多停留久一點,也不要一口氣兩天考四科。一來是個人體感夏威夷的時差非常難調,連續兩天考試整天真的非常疲憊,綜合以上,我到第二天考試時早上已經開始小恍神,檢查時間大受影響,下午考試也有快虛脫的感覺。
對我來說,轉職過程準備考試,時間壓力特別大,只要想要任何一科沒考過,就需要再跑一次完整準備考試、出國考試以及成績公布的時間。需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只要有實力一定可以一次考過!也很幸運最終結果也是如此。
考前最後衝刺,則是專注在閱讀答題速度,以及確保不要粗心,並針對錯誤率比較高或是不熟悉的章節再次複習,最後就會發現其實會錯的題型都差不多,只要把Becker裡的題目做熟理解清楚,實際考試會比上面的模擬題簡單。
FAR
相信台灣的同學學習FAR的速度都很快,針對後面幾章的政府會計需要多花點心思理解,並好好記憶下來,建議大家花些時間理解分類,因實際考試題目很多,每個章節幾乎都會配到題目,不要放過任何一個章節。前面簡單的章節確定理解清楚後,看完課文之後,主要都靠做題目複習,實際聽課時間很少。
AUD
因已有實際審計的經驗了,對於審計流程以及整理查核規劃還算熟悉,美國的審計基本上與台灣的所學的大同小異,審計有很多經典題目,這類題目答案就在問題當中,這類型的題目絕對要拿下。除了查核及核閱以外的程序,若是不熟悉建議多讀幾遍,只要觀念以及分類背清楚,基本上不會有甚麼問題。
REG
稅法對我來說是最緊張的科目,畢竟美國的規定與台灣不同,前面的個人與公司稅計算熟練後,需要細節也要背誦。我是將課文整理後重看多次,多次做題並重新閱讀。一開始會有見樹不見林的感覺,第一次讀完後,重看會越來越有感覺。
BAR
專業科目我選擇的是BAR,讀起來像是FAR的更深入版。我相信台灣的同學或有審計工作經驗一定可以順利過關,針對使用權資產需要了解一下專有名詞以及各項與IFRS的差異,政府會計需花一些時間記憶分錄與名詞,也是背的部分要確實拿下分數,體感Becker模擬題目比實際考試困難,確實檢討並千萬不要沮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