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 學員分享 (2024)

美國會計師心得分享

文/ Mandy 同學,申請關島 (Guam) 執照

國立台灣大學會計學系畢業

2023年選修方案學員,2024 年 Q3 通過考試


A. 選擇報考美國 CPA 原因

首先是時間因素,美國會計師考試相較台灣會計師更具有彈性,台灣會計師考試一年只有一次,沒考過的話就要等下一年,而美國會計師隨時都有考場,能自行排定何時要考哪科,一次能只報考一兩科也更有助於準備考試,能將心力全力投入在一兩個科目上,因此不會有那麼大的壓力,也就更容易通過。其次,通過美國會計師後,台灣會計師考試便只要考取三個科目,堪稱大魔王的中會及高會皆能抵掉,更容易考取台會證照。最後,美會是最具國際認證的執照之一,若未來要申請國外學校或工作時,必有所幫助。

B. 美國 CPA 對於個人職涯 / 求學 ... 之助益

就如前面所說,考取美會後若也能取得台會證照,就能擁有雙證照,證明自己擁有專業能力的同時,在準備考試時大量的英文閱讀,也是對自己英文能力的肯定。此外,美國會計師更能拓展生涯發展,無論是申請國外研究所,或是想進入外商工作,擁有國際證照能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增加受企業青睞的機會,於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

C. 選擇 Becker 原因、準備過程

Becker 擁有系統化的訓練,從每章的課程及題庫,到兩三章的複習以及考前全範圍的總複習,都讓我準備考試的期間十分順利,只要安排好進度,Becker 強大的資源就是通過考試的最佳利器,尤其每科都有三回全範圍總複習,使我熟悉真正考試的模式,剛開始簡直無法想像一科要考四小時,但在 Becker 的訓練下,真正進入考場完全不感到害怕,另外 unlimited practice tests 可用 personalized mode 將不熟悉的內容加強練習,也讓我獲益良多。

FAR、BEC、AUD

我這三科的準備過程大致相同,先一次將一整個章節的課程影片看完,再開始寫每個小節的 MCQ,因為我認為若只吸收一小節的內容就直接寫題目,就算當下是正確的,也可能是因為短期記憶造成的,無法確保他會成為長期記憶,因此我習慣一次複習一整個章節再寫題目。此外,我會將所有課程內容及各章的 MCQ 都寫完才開始寫各章的 TBS,趁機在這時複習第二輪,將之前 MCQ 錯的題目再次訂正後才開始寫 TBS,等到所有章節的 TBS 都寫完後,就可以進入 mini exam 及 simulated exam 的總複習,最後複習第三輪。

REG

我個人認為 REG 是四科中最困難的,它不像另外三科或多或少都曾在學校接觸過,大部分台灣學生應該從來沒學過美國稅法,因此需要從 0 開始建立基礎,除去最基本的各種限額的記憶,我認為建立架構是很重要的一環,在讀書時我除了專注於眼前的內容外,還會特別注意他的「標題」,將內容及標題結合起來吸收,才不會使不同內容的架構全部混在一起,其他準備方式大概跟其餘三科相差不了太多。

 

最後,不論是準備哪個科目,Becker 的模擬考(simulated exam)非常推薦一定要寫,我每回分數大約都落在 80-90 之間,正式考試不僅順利通過,還都提前離場,因此我覺得只要做足準備,通過美國會計師並非難事。


客服專線:02-2700-0053
客服信箱:service@beckertw.com
公司地址: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四段6號16樓之12 地圖
(捷運大安站4號出口右轉,捷運共構大樓_電梯直上16樓)
周一至周五 09:00-17:30 周六 08:30-16:30 (國定假日除外)
版權所有 © 2025 D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