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Hank Yang,申請關島(Guam)執照
東吳大學會計學系畢業
會計師事務所 3 年經驗,國際貿易公司財務人員2年經驗
2023 年中文雲端學員,2024 年 11 月通過考試
報考原因
在大學時,我的會計成績吊車尾,在大三下的時候,我甚至差點被21,導致我收到了一張嚇人的成績單。在這樣不利的條件下,我在面試上屢屢碰壁,感到十分挫折。我還記得有一次面試時面試官看到我成績單的驚訝表情,讓我永遠無法忘記。於是我下定決心,開啟我的證照之旅。在兩年小事務所蹲點後,感謝老天眷顧,我考到台灣CPA,但我並不滿足於只有台灣CPA的狀態,畢竟有台灣CPA的人相當的多,再加上我多益成績也不甚理想,種種原因下,我把目標放到了美國CPA上,一來可以讓自己多一份國際認證,二來可以間接證明自己的語文能力。美國CPA就成為了我當下的最佳解方。
為何選擇Becker
我當時問遍所有南陽街補習班,那些補習班沒有針對美國CPA的課程,因此我就問我考到的學長,看他有沒有推薦的教材,他跟我說Becker還不錯,而且他就是用Becker考到的,因此我就選擇Becker做為我攻略美國的CPA的教材。
準備過程
由於我是買美師+中師的版本,在準備時我會將兩種教材搭配著唸,不過我會優先唸美師教材,然後到考前再用中師教材做複習,畢竟上考場要面對的是英文試題,因此習慣英文環境對於考試會比較有利,尤其是在英文底子不好的情況下。在看完教材後,一定要做題目!MCQ跟TBS都要做!千萬不能只做MCQ然後不做TBS,這樣上考場會被龐大的閱讀量嚇到。做題目時請盡量使用題庫裡內建工具(例如:計算機、Excel表等),儘量去習慣考場上會碰到的狀況也會對考試有所幫助。最後,找一個可以一起讀書的戰友也很重要,畢竟一個人讀書讀久了確實會累,找一個戰友後互相鼓勵,最後成為考伴互相照應,這樣在準備考試上感覺會好很多,可惜的是我似乎也沒有找到戰友……。以下是各科目準備過程:
AUD:82
審計這科就是把各個不同查核階段的邏輯搞清楚。然後有個好消息:不用背公報。但對實務上查核技巧需要熟練,如果是有工作經驗的同學在準備起來會比較得心應手。當然,如果沒有工作經驗也不用太灰心,因為這些技巧會在TBS上模擬,所以練習TBS非常重要。
BEC:79
這科在新制考試已取消。我認為這科的重點在最後的英文寫作,我當初是每天至少寫三遍類似模擬試題,然後文法那些就交給Chat GPT修改,然後看看自己的盲點在哪,不斷修正。畢竟這科難度比較低,因此這就是我準備這科的主要方法。
FAR:87
這科就是中會+高會,算是重點準備科目。不過我已經考過台灣CPA了,因此這科準備起來算是相當輕鬆。準備方式就是每一題都要做,然後不要漏掉任何一個錯的題目。相信上過會計學的同學一定知道會計是多麼吃重練習的一個科目,因此準備這科的技巧就是:先搞清楚觀念,然後在按照觀念不段作題目練習。FAR這科我建議一定要把Becker教材做到全綠(進度80%以上),越充分的準備就越會有越高的機會戰勝這科龐然大物。
REG:90
這科就是傳說中的魔王科目,我準備這科的時間就是前面三科的總和。為何這科會如此困難呢?第一:台灣稅制與美國稅制差異,造成習慣的改變;第二:美國稅制本身就比較複雜,而且扣除額也繁多,需要時間背誦;第三:課文本身並不足以支撐考試內容,需要搭配實際申報書來輔助學習;最後:REG後面會出現大量法律概念也需要時間適應。以上幾點就是這科如此難以準備的原因。雖然說這科難歸難,但只要有足夠時間,攻略這科完全沒有問題,因為大部分的難點都能透過投入時間大量練習來攻克。在讀這一科時,我的作法是大量複習前面章節,讀越多遍越好,並且搭配申報書一起唸,因為考試中TBS會用申報書內容叫考生填寫空格,所以申報書非常重要!在考前,最好所有章節都唸過10次以上,而我由於英文不太好,所以複習了將近30次!這樣的複習量才讓我對考試有把握。REG也是我建議一定要做到全綠(進度80%以上)的另一科,這樣才能確保在考場上萬無一失。
後記
我從大學吊車尾再到現在台美雙會達標,中間經歷了不少的孤單寂寞,也經歷了不少次失敗的面試經驗。但也就是這些失敗,促使我走上證照之路,而最終收穫甜美果實,翻轉了大學成績不好的窘境。這或許就是生命自己找到的出路吧!就是因為會自己找到出路,所以我們能做的就是保持信心,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