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張同學,國立政治大學會研所畢業。
2019 Q1數位課程學員,2020 Q1通過考試。
準備美國會計師的經驗人人不同,應屆、工作不久便開始規劃與通過考試的經驗居多,趁這個機會分享脫離學生十年以上的心得文。我是會計系、會研所畢業的本科生,兩、三年查帳、普通會計人員與稅務組經驗,後續為了時間與工作地點彈性,從事與會計審計完全無緣的翻譯接案工作,無心插柳柳成蔭,翻譯為業的日子持續超過八年,我也一直安於與新公報毫無聯結的平行宇宙。終於因為某些契機決定報考美會,採用Becker教材只是基於「大家都用這本」,這才發現損益表上已經沒有非常損益、營業租賃與資本租賃都要資本化,PCAOB等相關規定全然陌生,還有川普剛推出的TCJA等等。與唸書別離這麼久,自然擔心能不能吸收、體力是否能負荷;工作與考試併行,時間分配也是一大難題。
實際著手唸書後,深切感覺即便會計處理改變,商業語言的原理原則仍然通用,只是想法更新,作法就跟著改,倒不必太過驚慌。財報分析、內部控制、總體與個體經濟、成本與管理會計等領域,則在生活經驗豐富之後,唸起來更有感觸,像是空洞的文字敘述長出了血肉,知識不只是考試填格子,而是能解決問題並增添價值的工具。體力下滑,但理解力上升,兩者差不多打平。另外,脫離學生時代已久,時空變遷,透過知識更新而察覺社會事件對法律與會計處理的影響,也意外找到溫故知新的樂趣。雖然一開始對於暫停各種興趣,對完全投入唸書及考試感到失落與痛苦,有時工作與唸書兩頭燒,厭世時心裏不停想著「好累,好想休息」,但此時報考的動機,已非學生時期那種人云亦云(要考個好學校)、模糊的(好像能賺大錢)動機。既然確定這是自己需要的、想要的一條路,沒有三十分鐘,就想辦法擠出六個五分鐘;盯著螢幕看累了,換耳朵上陣,順帶練英文聽力。身為老老考生最擔憂體力與時間挑戰,說句侏羅紀公園上映後已被用爛的話,「生命會自己找到出口」。
接著談教材。不管什麼考試,都由應考策略與執行兩方面組成,Becker並非典型原文教科書,常常莫名開始,又倏忽斷頭,行文風格與用字遣詞飄忽不定,這或許是長年累月不同執筆者以及內容篩選更新的結果,個人感想,Becker並不適合從零出發並想「徹底理解來龍去脈」的考生,但如果僅以「有效率地準備並通過考試」為前提,那把錢領出來、砸進去,Becker教材已經幫你完成「策略」,可說已經通過百分之五十,只剩下「執行」,也就是唸書與寫習題這一半而已。一分錢一分貨,Becker敢開這個價碼是有原因的。
台灣學生從小考到大,會計本科生更是百煉成鋼,就一位普通會計系學生來說,四年內編了無數四欄式銀行調節表,算過七、八層永續盤存LIFO(看我多老)、債券永遠是溢價或折價請用有效利率法還在兩付息日之間發行並附贈額外的發行成本讓你算到天荒地老、權益法買著買著變成交叉持股合併報表而且還有毛利藏在R/E加上順流逆流側流交易使人寫到答案卷第五頁已經想不起來第二頁寫著哪些交易調整分錄、成本會計WIP跟overhead差異分析更是讓已經像擠乾抹布的頭腦再次原爆而寸草不生,恭喜你,美會的計算對我們來說,計算機不必按超過十個數字,答案已經出來,一塊蛋糕。
但,數學與會計不是難題,並不代表美會沒有難關。習題苦海真不好玩,國情不同,需要適應的地方也不少,尤其是同一題中有兩三個正確答案,要選出最好的那一個,或者拐個彎用模糊的字眼考名詞定義,REG TBS一題夾帶一堆附表,看到後面忘了某數字究竟在前面哪個表或哪封信裡,還有AUD裡頭林林總總的價值判斷與灰色地帶,只能隨著一個一個module破關,從「不曉得自己在幹嘛」,到「知道自己不知道」,再慢慢過渡到「知道自己知道」,終於到某一天「知道自己會考過」。捷進REG課程講授及發問系統也是重要的助攻力道,除了克服文化與商業環境差異、解惑,更讓考生看到「我有的問題、閱讀題目的誤解」早就有人提問、有老師解答了,這表示人人會踩到的雷是差不多的,既然走過相同的道路,那麼用一樣的方法,當然能達到相同的目的地,心中篤定,才不用浪費寶貴的時間在左右徬徨與蒐集資料上。
唯一到考試結束都無法適應的,就屬機上考試吧?習慣紙本書寫,為了美會考試,只能拼命練習螢幕閱讀、電腦答題;而且從未留學放洋,英文畢竟不是思考的母語,只要精神一不集中,螢幕上橫排小小的拼音文字閱讀起來就十分吃力。正式考試無法切斷,考到第三小時之後,我幾乎是伸長脖子跟身體,整個人貼在螢幕前,最後還拿計算紙當量尺,對準一排一排文字繼續答題,不然看完上一行,下一行不曉得跳到哪裡去。
無論如何,感謝主,「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終於完成馬拉松長跑般的考試,脫離習題苦海。美會考試的資本要求與時間成本都很高,誠心建議,確定自己需要這份資格的時候再投入,並且選擇適合的教材。衷心希望受到前人幫助的我,能透過這篇心得文,讓其他人發現一些需要的資訊。